据央视网报道,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盐碱地植物“吸盐-泌盐”机制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太阳能热(MOST)织物,该材料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 12 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 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还可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
2358次浏览 标签: MOST 太阳能热织物; 科技; 2025-10-13
“电池家族”喜添新丁。《自然》杂志17日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标志着氢负离子电池实现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1499次浏览 标签: 科技; 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2025-09-29
日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ARC 二维材料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2D)的科研人员在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已于9月1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一支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薄膜材料,其耐高温极限可达 4712 华氏度(即 2600 摄氏度)。这种新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未来有望成为航空航天、能源及其他高温工业领域的关键隔热材料。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布,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
近日,一个欧洲联合团队在研发柔性、低成本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隶属于“PEARL 联合项目”,目前已在柔性可弯曲基底上实现超过 21% 的转化效率,距离 25% 的目标效率更近一步。
中信重工(北京)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自清洁光伏玻璃产品正式发布,标志着中信重工在高性能光伏玻璃领域取得新突破。
恭喜您获得
张线上新客专属优惠券
已为您存入个人中心-我的优惠券
恭喜您获得
线上首单专属优惠元
已为您存入个人中心-我的优惠券